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進入沖刺階段,作為迎檢重點區的城廂區高度重視,結合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壓實壓緊責任鏈條,鍛長板、補短板,做好各項迎檢工作。
開春伊始,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吹響沖鋒號。地處中心城區的城廂區,是迎評重點區域,該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勠力同心,對標對表,全力以赴打好迎檢攻堅戰。
區委書記王文才強調,要以“創則必成、建則必勝”的信心、決心、恒心抓好各項迎檢工作。
區長王文暉指出,結合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嚴格落實監管責任,推動責任下壓、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創建工作落到最小治理單元和最后責任主體。
全區“一盤棋”,上下“一條心”,以決戰決勝的姿態掀起創建熱潮。
推行“證照補減” 精準監管食品市場
“門店裝修后,發現食品經營許可證丟失了,沒想到這么快就補辦出來了。”近日,領到證件的莆田市梨姑娘餐飲有限公司城廂筱塘分店店長林女士向市場監管局注冊窗口工作人員連聲道謝。
食安創城迎檢迫在眉睫,城廂區進一步規范餐飲主體從業行為,要求餐飲店切實執行亮照經營制度。對部分證照遺失的餐飲店,率先在全市推出由市場監管部門統一匯總、核實后免費掛網公示,再補發證照,讓經營者省時省心零費用。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事關民生福祉。然而,部分證件逾期或被依法終止主體資格的經營者,卻不主動注銷《食品經營許可證》,監管部門催告仍拒不辦理注銷,擾亂市場秩序,給食品安全監管增加難度。對此,城廂區在我市先行出臺《依職權注銷食品經營許可指導意見(試行)》,對不履行注銷手續的“僵尸戶”,由市場監管部門統一注銷,推動食品安全精準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利益。
“目前,全區已累計梳理需清理主體1700多戶,正在按序進行注銷。”區市場監管局注冊股股長吳紀云介紹說。
聚焦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一手幫辦補發證照,一手清減無效證照,城廂區嚴把市場經營亮照關,優化餐飲經營秩序,扎實推進創建工作不斷規范提升。
著力“升沉結合” 線上線下齊抓共管
又到一年開學季,孩子在校用餐安全是家長們關心的一件大事。如今家長們只要打開微信小程序“智慧食安城廂”,就能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食安監管平臺了解孩子在學校吃什么,食堂師傅操作是否規范。
執法人員進校園檢查明廚亮灶運行情況。
作為全市第一家建設“名廚亮照”智慧監管平臺的縣區,城廂區以此次“創城”為契機,升級校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
區市場監督局執法人員在筱塘幼兒園食堂后廚檢查食材情況。
區市場監管局食品股股長馬福梅介紹,當前,全區113所設有食堂的中小學、幼兒園都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食安監管平臺。食安監管也納入“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管理,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共同體,通過952個視頻監控,隨時查看學校食堂各個環節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規范要求,發現問題,第一時間督促整改落實。
“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還延伸到大型社會餐飲服務單位、集體配餐企業等,社會公眾通過小程序,不但可以觀看餐飲后廚實時監控畫面,還可以查看餐飲企業資質、操作人員健康證等信息,有力保障了餐飲消費者的知情權。
記者了解到,去年城廂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專項行動,試行將食品安全納入社會治理,其中餐飲環節許可證情況、健康證、“三無”食品等項目列入單元長、網格員日常社會治理信息采集上報和督促整改工作內容。
據統計,試點開展以來,全區157名單元長、網格員共采集辦結餐飲環節相關工單242條,食品安全治理力量下沉滲透,有效延伸了基層監管觸角,促進問題化解在一線。
在鄉鎮,村居信息員也在行動,排查摸底食品從業經營情況,報備農村聚餐情況,及時向村民宣傳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法規,把食安隱患消除在村居基層。
筑牢食安防護網,城廂區不留死角。上月底,全區摸排出A級食品經營主體10家,B級60家、C級188家、D級10700家,共確定734名包保干部,明確包保范圍,并簽訂承諾書。同時,該區成立了1個綜合督導組和7個鎮街的掛鉤督導組,對各鎮街、部門食安創城工作落實情況展開全面督導,實行日通報制度,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做到問題清零、短板補齊。
工作人員向商家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區食安辦主任、區市場監管局局長李德奮介紹,截至2月5日,各鎮街累計完成C級督導50戶次、D級督導1526戶次,區食安辦先后對各鎮街“兩個責任”工作落實情況組織了2輪督查。根據市食安辦通報,城廂區對包保主體督導的完成量,占全市總量的一半以上。
在加速沖刺的關鍵時刻,城廂區扛起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構筑“共治格局” 多方協同共促創建
走進城廂區多福頤養院,廚房區域規劃合理,物品擺放井然有序,食品制作環境干凈整潔。
誰能想到,此前監管人員檢查時發現這里后廚粗加工、切配、烹飪在同一間,食材落地存放,功能區未劃。
“城廂區民政、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都派人指導我們升級改造食堂,現在頤養院還被列入食安創城明查樣本庫。”多福頤養院負責人表示,將常態化維護好食品安全,讓用餐人員吃得放心、吃出健康。
食品安全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是一項系統工程。該區由市場監管部門“單方”監管轉為“多方”協同共治,20多個部門相繼加入,壯大食安治理“朋友圈”。
2月7日,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執法人員,到鄉里香黑豬、天怡屠宰場、利農農業、天順利邦等7家生產主體以及華亭鎮后楓村方銀貴種植戶,隨機抽取樣品21批次,檢查一品一碼追溯并行制度等落實情況。到種養基地和散戶,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保障農產品達標合格上市,助推食安創城。
創建期間,各單位嚴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和屬地責任,樹立第一責任人意識,“一把手”親自過問、靠前指揮,統籌推進創建迎檢工作。各部門加強溝通,相互支持,緊密配合,合力攻堅,確保在驗收時交出“高分”答卷。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需要人人支持,人人參與。商務、城管等部門積極跟進,制作了莆仙方言“三句半”宣傳視頻和音頻,進商圈、進市場等地播放,營造濃厚“食安創城”氛圍。目前,全區設置宣傳電子顯示屏38處、LED標語525條、橫幅556條、海報3259張……一串串數據的背后是各部門共同助力“食安創城”的不懈努力。
同時,該區不定期開展“你點我檢”活動,根據節令特點,提早在農貿市場等關鍵區域發布風險預警。開展食品安全宣講,提醒商家落實主體責任,普及打擊假冒偽劣食品小知識,推動食品安全進社區、進校園,打造全社會共知共治共享的食安治理格局。
聚焦食品安全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城廂區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連續4年位居全市第一。該區以創促常、以創促長,把創建的成果轉化為長效機制,推動食品安全形勢繼續穩定向好,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城廂區久久為功,接續奮斗,全力打好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攻堅戰、決勝戰,為全市順利通過驗收不懈努力。
來源:湄洲日報 全媒體記者 黃凌燕 通訊員 陳麗君 吳國樹 蔡佳艷 文/圖